党团工作

党团工作

【社会实践】城乡互助,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邓会发 来源:mg4355vip线路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3-07-09 点击:1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西华大学赴南充市嘉陵区城乡筑梦实践团于2023年7月8日出发,在水堰口村展开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当地主产业——蚕桑养殖基地、调研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打扫社区卫生、入户探访残疾老人、调研当地农副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在活动程中,团队成员对水堰口村的乡村实情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团队的不足之处。

实践团首先通过水堰口村村委会张攀主任的介绍,了解到水堰口村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587户1666人,全村共有党员67人,享受低保政策的共63户71人,残疾人31户32人,特困户14户15人,脱贫户89户总人数205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666人,全村耕地面积1791.04亩(其中田716.42亩,地1074.62 亩),退耕还林265.01亩,天保公益1668.55亩等总体情况。

水堰口村村委会张攀主任介绍水堰口村总体情况

在了解当地的总体情况后,实践团便出发参观了当地带动乡村振兴的主产业——蚕桑养殖基地。养蚕基地管理人员向大家介绍了桑蚕养殖的历史、主要工序、喂养方法以及工厂化养蚕模式,桑蚕养殖包括种桑、养蚕、采茧、加工等工序,其中,种桑和养蚕是桑蚕养殖的核心环节。

在基地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桑蚕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场所-蚕室,观看了蚕室消毒、蚕床移动、桑叶投喂、环境控制、残渣处理等操作流程。

管理人员介绍工厂化养蚕情况

总的来说,四川顺成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南充市养蚕业的龙头企业,不仅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和村民的就业问题,还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大力推动了南充市农业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蚕桑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道路,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随后,实践团对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农副产品生产情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展开了相关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地老年人口占八成以上,年轻人多已外出务工,每户人家均有土地,但对老人来说已无力种植,大多以外租给当地蚕桑公司为主,且无大型农机器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当低。村民的自留地,大多以种植玉米、辣椒、南瓜、番茄、红薯等农副产品为主。

当然,从这一层面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便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空巢老人问题急需解决。据调研结果来看,全村587户共计1666人,但在家仅有二百多户总计不超过500人,且均以老年人为主。部分老年人已有八十余岁,子女在外务工,无依无靠。在和老人交流过程中,同时也了解到部分老人不愿麻烦社区、政府,不愿为其他人添任何麻烦,凡是能自己解决的事情便自己解决,不给国家、社会添麻烦,增负担。但是,国家政府还是得加大对老年人口生活保障,定期对独居老人入户探访,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医疗关怀。

图为入户调研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

在与村民进行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家的村民们基本已经退出农业生产一线,不再像往常一样进行繁杂的农事活动,仅仅在空闲时去附近蚕厂做临时工,贴补家用。在农业机械使用方面,目前用到最多的是微耕机,其他环节基本靠人工完成,玉米播收、花生播收、花椒采摘、桑叶采摘都是以人工作业为主,无相应农业机械。想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前提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户能在进行农业生产之余也可进行其他工作。

这次实地调研也培养了实践团的责任感和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的使命感。在未来学习中要把所学知识同农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做出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实事,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水堰口村部分农副产品——辣椒

尽管当地老年人居多,但水堰口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相当完善。有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中心卫生院桃园分院、有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有桃园小学等基础设施。但据当地委员书记以及村民透露,由于近年来年轻人都往城里走,人口流失严重,桃园小学已于几年前废弃。小学规模很大,有四个教学楼,教室里的桌子样式新颖,并设有食堂,操场和娱乐设施。曾经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学校如今盛况不再,这让实践团更为深刻的了解到乡村振兴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此外实践团前往了当地卫生院,卫生建设做得十分到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疗水平高。但目前的水堰口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当地的娱乐设施无人问津,老人们更倾向于聚在一堆闲谈,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迫在眉睫。

总而言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为广大农民参与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唯有从农村实情出发,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方能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坚实的基础。

图为桃园小学教学楼

为深入了解残疾老人的生活状况,实践团于7月13日拜访了何爷爷,据悉,何爷爷是一位五保户,独居在哥哥的房子中,亲人大多已过世,子女也都在外务工。在交谈中得知,何爷爷虽然生活较为窘迫,但从不愿麻烦他人。同时何爷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人和善且富有热心肠,一直在谈话中提到年轻人需要好好学习去回报国家和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欢声笑语中愉快地完成了此次调研。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与何爷爷进行交流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国的明天在我们肩上,实现这些美好未来的责任在我们肩上,让全社会的老人得到关爱、安度晚年的担子在我们肩上,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扶起救助协会将会带领更多爱心商家和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公益慈善活动,让老人不再孤单,让社会洒满温情和关爱。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用行动唱响时代的最强音。

在活动结束前,实践团成员共同打扫了社区卫生,为社区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扫地、拖地、擦窗户、扔垃圾等任务,井井有序地展开,为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社区贡献一份力量。打扫结束后,实践团全体成员在村委会办公室召开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并为后续的材料整理做出了相关安排。

图为实践团成员打扫社区卫生

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2023年7月15日结束,当日下午,便召开了此次实践活动总结。总的来说,实践团成员也体现出了吃苦耐劳,在烈日之下,实践团成员依旧认真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但此次实践活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其一是未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到提前与水堰口村村民委员会驻村老师取得相关联系,导致对接工作及后期活动展开出现困难;其二是天气情况关注不细致,当地气温过高,导致部分活动开展时间比较有限;其三是团队策划不细致,未充分了解当地实情,导致部分活动策划无法顺利进行。

实践活动结束后在村委会办公室召开的活动总结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也发现一个道理,想要一个地方脱贫致富,拥有优势特色主产业是第一要素,唯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主产业,方能为当地农户提供工作岗位,减少当地劳动力的流失。同时,“要想富,先修路”仍是必不可少,实现乡村振兴,交通必须得便利,从而把当地特色产品运出去,把外地先进技术先进理念运进来。

虽然此次活动有部分不足之处,但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了解到了水堰口村的乡村实情,同时也锻炼了新一代青年人,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感,培养了青年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辈青年,必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必将挑起振兴中华的重任,脚踏实地、苦练本领,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实践团完成活动后于水堰口村文化院坝所拍合照


上一篇:下一篇: